🪛💻 半導體 x 伺服器
1. 台灣伺服器 ODM 廠商加速將產能移出中國
為什麼重要
伺服器 ODM 廠(代工廠)包括廣達、緯穎、英業達、鴻海和神達,客戶包含伺服器品牌廠與資料中心。而在中美衝突下,帶動伺服器業者加速分散生產基地。
故事背景
Digitimes:
目前大部分伺服器 ODM 廠商主要是擴充墨西哥的現有產能,以服務北美的雲端服務客戶。
據估計,英業達、緯創集團(緯創和緯穎)和富士康,在中國的伺服器主機板產能約佔其各自伺服器主機板產能的 50-70%。
神達主要供應中國品牌伺服器浪潮,到 2022 年其伺服器主機板在中國的產量將占其總產量的 70-80%。
發生了什麼
DIGITIMES Research :台灣伺服器 ODM 廠商加速將部分產能移出中國,預計到 2023 年 ODM 海外產能比重將升至近 50% 。
接下來
Digitimes:
廣達在中國以外的產能擴張最為積極,預計其伺服器主機板出貨量的 60% 以上,將由位於台灣的生產線交付。DIGITIMES Research 研究表示,該公司還在泰國增加產能以滿足北美的雲端服務客戶。
在美國客戶需求的推動下,英業達、緯創集團和富士康等公司,有望在 2023 年擴大其在墨西哥和東南亞的產能。
神達將在 2023 年擴大其在美國或台灣的產能,而這取決於美國客戶的需求。
概念股
2. 張忠謀:台積電美國生產成本至少比台灣高 50%
為什麼重要
台積電於美國的生產成本受市場關注,而三星也持續在美國有設廠計劃。
故事背景
2021 三星宣布以 170 億美元在德州興建先進晶圓廠,這是三星在德州的第二座廠,而該廠已開始動工,預期 2024 年下半投產高端晶片,將應用在 5G、HPC 及人工智慧等領域。此外今年 7 月,三星計畫投 2,000 億美元,在德州建 11 座晶片廠。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設立 5 奈米代工廠,上個月張忠謀進一步表示,預計於該州會再建設 3 奈米廠,而這是台積電目前最先進的製程。
今周刊:外資券商推估,台積電 5 奈米新廠可望從中獲得 10-20 億美元補助,大約是新廠 120 億美元投資額的 10-15%。
發生了什麼
12/6 華爾街日報:
張忠謀表示,在亞利桑那州的生產成本可能至少比在台灣高 50%。
台積電與美國商務部信中列出了六個問題,包括聯邦監管要求、施工期間的「意外工作事項」和額外的場地準備,所有這些都增加了成本。
此外由於難以在美國招到新的工程學畢業生,台積電已在招聘方面投入更多資金。
接下來
12/6 華爾街日報:
了解該項目情況的人士表示,台積電已從台灣運來了盡可能多的設備,包括無塵室設備和晶片製造設備,因為由美國供應商提供的話成本較高,又或者無法提供。
7月南韓媒體 etnews:
預計三星、台積電以及英特爾有激烈人力競爭,因為每個代工工廠需要多達數千人,短期內填補勞動力並不容易。
概念股
3. 2023 年雲端伺服器出貨比重提升
為什麼重要
由於雲端伺服器以白牌伺服器為主,出貨佔比提升有助白牌伺服器廠明年成長優於整體產業。
故事背景
根據 DIGITIMES 的估計,2021 年雲端伺服器出貨佔比約 42.2%,2022 年約 44.7%。
發生了什麼
TrendForce 指出,2023 年由於長短料紓解後開始調整先前的超額訂單、通膨環境讓企業資本支出趨於保守,使品牌伺服器出貨開始放緩。
美中四大公有雲業者 AWS、Azure、Google及阿里雲在 2023 年資本支出持續擴建資料中心,另一方面在企業級伺服器放緩下,雲端伺服器出貨佔比將進一步提升。
DIGITIMES Research 預估全球伺服器第四季出貨量將季減 7.2%,年減4.6%,2022 全年度出貨量估約年增6.3%、達1,808萬台。
他們怎麼說
HP:企業系統事業群(CSG)部門積壓訂單現在處於更正常的範圍內,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集團(ISG)積壓訂單微幅年增,但比本季初大幅減少。
Marvell:公司終端主要是數據基礎設施,在本季末,客戶開始要求推遲發貨和重新安排訂單,以管理他們的庫存。在第 3 季,這些庫存的刪減開始體現出來,我們預計第 4 季的影響會更大。
概念股
編輯:Berlin Wu、Lisa Chang、歐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