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貨櫃航 x 藥品
1. 歐洲藥品短缺狀況加劇
為什麼重要
中國政府近年來支持了多項醫藥政策,《中國醫藥報》統計,中印原料藥供應全球占比從 2008 年的 16.7% 上升至 2019 年的 47%。
以歐洲市場為例,截至 2022 年年中,中國企業共擁有 899 個有效 CEP 證書,大約有 900 多個原料藥品種在歐洲市場上銷售,同時也是歐洲最大的原料藥來源地。
故事背景
華爾街日報:醫療保健集團及製藥業者指出發生歐洲抗生素荒,主因各國逐漸解封下,生病人口漸增導致藥物需求反彈,加上中國封控使製造商面臨藥品材料、包裝方面的供應延誤問題。
發生了什麼
先前歐洲多國傳出面臨阿莫西林、頭孢子菌素類等抗生素供應荒,由於中國抗生素原料藥占國際市場 30%,近期中國防疫政策由動態清零轉向與病毒共存,染疫人數劇增,中國人民開始囤積各類藥物,更加劇歐洲藥品供應鏈短缺狀況。
他們怎麼說
瑞士諾華製藥集團的學名藥事業 Sandoz:無法獲得螺紋瓶蓋及其他包裝組件,導致交貨延誤。
荷蘭抗生素製藥大廠Centrient Pharmaceuticals:已減產一種重要原料,主因無法透過漲價抵銷電價成本;由於抗生素價格通常不貴,且已不受專利保護,使製造商難以轉嫁成本。
概念股
2. 明年貨櫃航將面臨運力供給和長約降價問題
為什麼重要
國際海事組織(IMO)祭出船舶能效指標(SEEMP)、碳強度(CII)等規定,將於 2023 年 1 月 1 日生效新規,將影響船舶有效運力供給。
新規實施後,每年將對船舶進行碳強度(CII)驗證,表現不佳的船舶暫時不會有懲罰性後果,但需要制定改善計畫並納入船舶能效指標(SEEMP)。
故事背景
年末向來為海運歐洲線長約客戶的換約季節,但國際海運業者表示,即使歐洲線運價已經來到破盤價,長約客戶目前以拖待變拒簽長約,或簽約時附加但書,要求每月、每週審視一次運價,以隨時保持價格彈性。
發生了什麼
中國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守國:明年貨櫃船運力增幅將比需求多出 6-7%,根據歷史經驗預估,運價基本會在成本線的上下浮動,但成本與過去有所不同,影響因素包括船舶造價、船員成本、燃油價格及能效改善投入等,因此船東收益的盈虧線也將高於過去正常年份水準。但可以確定的是明年貨櫃海運長約價格將會大幅度降價。
接下來
IMF 預估全球經濟目前仍維持正成長;雖然新船交付將使艙位增加 8.2%,不過明年CII(碳強度指標)實施後,可能會影響 10% 艙位,加上新船交付產能並不會一步到位,實際供給增加狀況未達原先預期的嚴重。
概念股
編輯:鄭羽涵、Lisa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