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運聯盟 x 半導體禁令
1. 全球第一大海運聯盟 2M 破局
為什麼重要
2M 聯盟、海洋聯盟及THE 聯盟等三大海運聯盟控制約全球 80% 運力,2M 聯盟破局可能導致其餘海運聯盟重組,影響未來航運市場競爭格局。
故事背景
全球9大船商簽署船舶共用協定(VSA)組成三大海運聯盟,分別是 2M 聯盟(馬士基、MSC)、海洋聯盟(中遠海運、達飛輪船、長榮),以及 THE 聯盟(赫伯羅特、海洋網聯、HMM、陽明)。
發生了什麼
馬士基疫情以來減少船隊擴充,轉向發展一條龍服務,如收購物流、倉儲、卡車、碼頭、攬貨業等,發展附加價值較高的物流事業。
另一方面,MSC 在 2021 年透過買船、造船持續擴大運力,去年初 MSC 以船隊運力約 460 萬 TEU 超越馬士基的 420 萬 TEU,成為全球最大貨櫃船商。
2M 聯盟馬士基與 MSC 在 2015 年進入為期 10 年的結盟關係,但 1/25 日雙方同步宣告,將在 2025 年 1 月起終止聯盟營運,主要因為兩大航運公司未來將追求不同的發展策略。
2M 聯盟使兩間公司能夠共用亞洲、歐洲、跨大西洋、跨太平洋所有的貨櫃運力,根據官方宣告指出,在 2025 年聯盟正式破局以前,營運不會受到影響。
他們怎麼說
航運諮詢機構 Vespucci Maritime:2M 聯盟終止可能導致其他聯盟重組。即使到 2025 年以前聯盟仍運作正常,但馬士基與 MSC 的貨運網路也將在 2023 年開始逐漸分歧。
產業顧問機構 Drewry:MSC 過去持續透過二手及租船市場擴大運力,爭取新訂單。馬士基則是專注在垂直整合策略,而非維持產業龍頭地位。鑑於兩大廠商的規模龐大,未來加入其他聯盟的可能性較低。
概念股
2. 日本荷蘭與美國達成半導體禁令協議
為什麼重要
半導體禁令擴及荷蘭與日本,將影響相關半導體設備商與供應鏈,並可能影響中國成熟製程。
故事背景
DUV 分為乾式與浸潤式系統,被業界廣泛應用在 45 奈米及以下的成熟制程當中。其中浸潤式 DUV 多次曝光後得以被用於 16 至 7 奈米先進製程晶片的製造,但良率不穩定。
美國 2022 7 月底禁止出口 14 奈米以下半導體設備出口至中國,10 月進一步發表新的半導體限制措施。
1/25 ASML 電話會議表示,計劃在 2023 年出貨約 60 台 EUV 系統和約 375 台 DUV 系統,其中約 25% 的 DUV 系統將採用浸潤式。
發生了什麼
1/27 日本和荷蘭已經與美國達成協議,該協議將把美國 10 月採取的出口管制擴大到這兩國的公司,包括 ASML、Nikon 和東京威力科創。知情人士表示,荷蘭將限制 ASML 向中國出售部分浸潤式 DUV。
他們怎麼說
1/28 ASML 聲明,該協議將專注於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但不限於先進的曝光機。由於限制措施的實施需要時間,因而認為禁令不會對 2023 年財測產生重大影響。
信傳媒:一旦浸沒式光刻機(浸潤式 DUV)被加入限制,意味著中國 45 奈米及以下成熟製程晶片的生產可能也將受到影響。
概念股
編輯:Berlin Wu、Lisa Chang、歐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