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電動車建廠熱潮
為什麼重要
美國電動車建廠熱潮現象反映了汽車業者普遍看好未來電動車前景,與美國本土供應鏈自主化的未來。
故事背景
2022 年通過的通膨削減法案進一步加速美國投資,這項法案會針對氣候議題投入資金,提撥數百億美元資金補貼電動車與電池廠,還有鋰、石墨等電池材料加工設施。
發生了什麼
位於密西根的汽車研究中心(CAR)數據顯示:2022 年 1-11 月規劃投入興建組裝廠和電池廠的投資額約達 330 億美元,且約三分之二設廠地點普遍在美國南方的田納西州、肯塔基州,遠離汽車重鎮五大湖區,主因美國南方具有能源成本較低、可開發土地較多的優勢。
此波建廠熱潮從 2021 年開始,2021 年所有企業承諾投入新廠房金額共達 370 億美元。
過去一年內,更多電池製造供應鏈遷到美國,催生了許多新建廠計畫。雖然目前許多電動車電池仍在亞洲製造,但運輸成本、加上倚賴海外供應商的風險,促使愈來愈多汽車業者將電池在地化生產。
接下來
美國本土 Rivian 於 2021 年開始在伊利諾州打造電動車,另擬於喬治亞州興建第二座廠,預計 2026 年啟用。
韓國現代汽車宣布在喬治亞州斥資 55 億美元設廠。
概念股
2. 歐盟計劃整頓電力市場
為什麼重要
目前歐盟電價以昂貴的天然氣價格作為價格基準,先前部份國家要求歐盟整頓電力市場,歐盟布魯塞爾當局表示將針對改革召開評議,訂定今年 3 月底公布完整的改革提案。
故事背景
過去幾個月法國、西班牙要求歐盟整頓電力市場,法國、西班牙等國認為歐盟應終結以歐盟區內最昂貴的燃料價格作為電價基準。
目前歐盟電價基準是以價格最高昂的天然氣作為依歸。
發生了什麼
英國金融時報:歐盟建議讓再生能源的價格更能反映真實的生產成本,原因是相關基礎建設一旦完成後,風力和太陽能的發電成本趨近於零;另外,歐盟也計劃延長對再生能源業者課徵暴利稅,該稅原定於 2023 年到期。
歐盟能源執委 Kadri Simson:歐盟為因應數十年來最嚴峻的能源危機,在重新規劃電力市場、以減輕民眾的電價負擔方面,承受非常強的政治壓力,因此將以比往常更快的速度改革。
矛盾的是
歐盟欲將制度改革為優先交易順序(merit order),先以再生能源和核能來滿足電力需求,再來才是天然氣和燃煤。
優先交易順序雖然促進了再生能源的投資,因其成本與價格較貴的天然氣掛鉤,卻也意味著消費者須支付更貴的再生能源價格。
概念股
編輯:鄭羽涵、Lisa Chang
您好,非常感謝詳細分享!
抱歉想冒昧多請教是什麼原因會讓「再生能源成本」與「天然氣」掛勾呢?由於兩者的原物料不相同,想多請教還有哪些因素會讓再生能源成本與天然氣掛勾,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