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導體設備 x 貨櫃航
1. 日本半導體設備銷售額持續攀升
為什麼重要
近期日本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額持續攀升並呈現增幅擴大的趨勢。
2023 年 4 月,銷售額突破 3,000 億日圓,2023 年 1-4 月間銷售額也創歷史新高
為因應市場需求,一些公司已宣布增加生產能力。
故事背景
根據日本半導體製造裝置協會(SEAJ)公佈的統計數據,2023 年 4 月日本製晶片設備銷售額達 3,339 億日圓,YoY +9.1%,並已連續三個月成長(2023 年 3 月銷售額 YoY +6.5%)。
銷售額連續兩個月突破 3,000 億日圓,成為自 1986 年開始以來第 6 高紀錄。
發生了什麼
東京威力科創(TEL)旗下製造子公司(TETS)計劃在岩手縣奧州市興建新廠房以增產晶片製造設備,預計於 2025 年完工並生產。
日立先端科技(HHT)計劃在日本山口縣下松市興建新廠房,以應對晶片製造設備需求的持續擴大,預計新廠房將於 2025 年開始完工並生產。
接下來
東京威力科創(TEL)旗下製造子公司(TETS)新廠設置後,晶片設備生產能力將增加至現有產能的 1.5 倍,透過生產流程優化,產能最大可擴大至 2 倍。
日立先端科技(HHT)指出,上述新廠房將生產蝕刻設備,預計可將蝕刻設備產能擴增至現行的 2 倍水準。
概念股
2. 今年來運價二次漲價
為什麼重要
近日貨櫃海運從遠東到美國的運價再度上漲,地中海航運、達飛、長榮、陽明和萬海等,紛紛發出漲價通知,業者原希望每 40 呎貨櫃漲價 1,000 美元,實際上漲幅約 400 美元,為今年第二次成功漲價。
故事背景
美西線現貨市場運價新價格約為 1,600 美元,美東線運價新價格約為 2,600 美元;業界表示,自 2H22 景氣反轉以來已過了 10 個月,運價一路下跌,甚至跌破成本線,造成虧損,也因此海運業者認為運價已觸底,地中海航運、達飛等全球海運巨頭率先提出漲價。
發生了什麼
台驊董事長顏益財:隨美國線長約簽訂完成,運價應已觸底,未來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較低,建議尚未進場的海運業者可開始評估進場時機,並等待消費需求和供應鏈產能利用率回升。
接下來
隨國際海事組織(IMO)環保法規日益嚴格,老舊船舶將被加速淘汰和拆解,從而減少一部分運力;明年將有大量新船下水,將成為航運業者最艱難的一年。
根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 Alphaliner 最新預測,今年運力供應成長 YoY +8.3%,需求成長 YoY +1.4%,而明年運力供應預計成長 YoY +8.9%,需求成長 YoY +2.2%。
概念股
編輯:鄭羽涵、Lisa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