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體 x 電視
1. 美光:記憶體 13 年來最嚴重的供需失衡
為什麼重要
記憶體行業中的主要公司,分別是三星、SK 海力士以及美光(MU),三者的產能調節將影響市場供需,另外台灣有相關記憶體供應鏈。
故事背景
不同於邏輯 IC,由於美光這類記憶體晶片是標準化製造的,代表與競爭對手差異化較小。產品可相互替代下,製造商會面臨明顯的價格波動。
今年記憶體,由於市場需求疲軟,加上供過於求的情況下,紛紛調節產能。其中 SK 海力士和美光都持續減產,並且削減資本支出。
發生了什麼
12/22 美光電話會議:
記憶體產業正在經歷 13 年來最嚴重的供需失衡,定價環境惡化。預計庫存天數於 2023 財年 Q2(即 2023Q1)達到高峰,到 2023 年中左右,客戶將轉向更健康的庫存水平,晶片製造商的營收將在下半年有所改善。
預期 2023 需求方面,DRAM 需求增長約 10%,NAND 需求增長約 20%。而供給方面,DRAM 位元供應呈現年減的態勢,NAND 位元供應年增持平,這樣的供需情況將加速產業復甦。
公司再次削減 2023 財年資本支出, 從上季財測的 80 億,調降到 70-75 億美元之間,較 2022 的 120 億美元大約年減 40%。並且設備(WFE)的支出,會年減超過 50%,此外也將裁員 10%。
他們怎麼說
經濟日報:根據 BMO 分析師,明年快閃記憶體價格將下滑 32%,而幫助電腦運行更快的主記憶體價格將滑落 29%。
彭博社:本季虧損幅度超過分析師的預期 … 除非三星和 SK 海力士與美光同步減產策略,否則美光產量和擴張的放緩不會緩解供給過剩的問題。美光的計畫可以支撐市場價格,但可能會嚴重影響盈利能力。
美光 CEO:「我們也準備大幅削減 2024 年度的資本支出。」
概念股
2. 2022 全球電視出貨量年減 3.9%
為什麼重要
面板應用終端主要為電視螢幕,而產業庫存調整情況,除了影響面板廠商獲利能力外,也影響上游的面板驅動 IC 的拉貨動能。
故事背景
面板需求疲軟,因應面板價格下跌,廠商下調稼動率,8 月時全球整體稼動率已降至 60%。
中國面板廠市占合計 60% 以上,根據 CINNO Research,10月中國液晶面板廠稼動率出現回升,平均稼動率為 70.6%,較 9 月提高 2.2 個百分點。同期全球面板廠整體稼動率回升至 65% 左右。
11 月電視面板報價回升,各尺寸平均上漲 1 美元。
發生了什麼
TrendForce:
2022 下半年由於面板價格觸底,中國品牌雙 11 得以降價促銷。國際品牌因上半年銷售不如預期,使終端庫存堆高,進而大幅縮減下半年面板採購量,導致下半年整體電視出貨量僅 1.09 億台,年減 2.7%。
最終全年出貨量為 2.02 億台,年減 3.9%,創近十年電視出貨量新低。
銷售方面中國雙 11 銷售量衰退近一成,北美黑色星期五逆勢成長 13%。
接下來
TrendForce:
經歷幾個月面板調整,和通路積極促銷,品牌的庫存已逐漸回復到健康水位。
預期 2023 電視面板供應仍呈現寬鬆,面板價格出現大漲的可能性不高。全球主要消費市場在通膨壓力下,預估明年全球電視出貨量將再次衰退 1.4%,達 1.99 億台。
概念股
編輯:Berlin Wu、Lisa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