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陽能 x 風電 x 晶圓廠
1. 中國 8 月太陽能裝置容量超過風電
為什麼重要
根據 BloombergNEF(BNEF)的數據,全球太陽能裝置容量在 2019 年超過了風能,預計到 2030 年將再增加一倍。
故事背景
太陽能在供應鏈的推動下,使成本持續下滑並提高效率,現在是許多地方最便宜的能源選擇。
政策推動:中國預計 2060 實現碳中和,因此近年來大力建置太陽能和風力發電。
發生了什麼
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 9/21 公布的數據,中國 8 月份太陽能裝置容量增長 1.9% 至 349.9 GW,超過風力發電,後者僅增長 0.2% 至 344.5 GW。
接下來
BNEF 預測,到今年年底,中國的太陽能板年產能將首次超過風機。
台美政策
台灣:政府設定 2025 太陽光電累積設置容量目標為 20GW。截至 9/12 太陽光電累積設置量已達 8.87 GW,跟 2016 年相比成長逾 6 倍,未來內需市場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美國:《降低通膨法案》中 3690 億美元將用來發展能源安全與清潔能源,目標 2030 美國太陽能製造量能要達到 50GW。
他們怎麼說
BNEF 分析師 Jenny Chase :「過去風能比太陽能更便宜,但太陽能已經迎頭趕上,實際上現在在大多數陽光充足的國家中是明顯便宜的能源。」
概念股
2. SEMI 調降今年晶圓廠設備支出預期
為什麼重要
半導體設備支出是半導體公司成長的指標之一,從研調和設備廠的法說中可以觀察產業擴張的情況。
故事背景
SEMI 表示 2022 共 167 座晶圓廠和生產線產能擴充,明年有 129 座晶圓廠和生產線擴產。
SEMI 6 月預期,今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金額達 1090 億美元。
晶圓代工 2022 和 2023 設備採購約佔 53%;記憶體占 2022 的 32% 以及 2023 的 33%。
發生了什麼
台積電 Q2 法說表示,因供應鏈問題,設備供應商交付時間延長,預計今年部分資本支出將推遲到 2023。
科林研發、科磊以及東京威力科創,分別在近一季法說中下調整體晶圓廠設備產值。
9/28 SEMI 調降今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金額至 990 億美元,降幅約 9.2%。
接下來
中央社:法人認為,半導體設備交期長,使台積電、聯電等業者資本支出和擴產計畫延遲,是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低於預期的主要原因。
他們怎麼說
SEMI 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全球晶圓廠設備市場在新晶圓廠及製程技術升級的推波助瀾下,預計在 2022 年到 2023 年間仍將維持高度的設備採購支出。
概念股
編輯:Berlin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