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導體設備 x 天然氣 x 工業氣體
1. 中國積極拉貨半導體設備
為什麼重要
關注美國半導體限制政策,對台灣半導體產業鍊的供需影響。
故事背景
美對中一系列半導體政策,從半導體設備的限制,到近日針對 AI GPU 的禁售令包含 6-12 個月緩衝期,進一步路透社傳 10 月會擴大限制政策。
發生了什麼
Digitimes:中國在政府的支持下,產業鍊出現積極拉貨潮。
接下來
Digitimes:台灣半導體設備供應鏈證實,半導體市況 7-8 月明顯降溫,然出乎預料中國客戶訂單送暖。… 依循華為模式,中國加大設備材料採購。
經濟日報:傳 NVIDIA 在緩衝期之內,對台積電下超級急件(super hot runs)訂單,最快 10 月底至 11 月初開始交貨。… 總量約 5,000 片,交期將大幅縮短,從原本預估的 5-6 個月,壓縮為 2-3 個月。
他們怎麼說
自由時報: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中國公司是否會直接或間接下緊急訂單以增加庫存,以降低美國政府可能擴大銷售限制的潛在風險,若是這樣,這可能短期內會使供應鏈受益。
以賽亞調研(Isaiah Research):假使 NVIDIA 想要增加產能提前備貨,都必須要再回到美國商務部核准,是相較先前華為海思情況更有難度的。
概念股
2. 天然氣期貨價格爆跌
9 月天然氣期貨價格暴漲又暴跌,發生了什麼?
為什麼重要
天然氣為歐美地區重要的發電來源。同時也是許多化工氣體的主要原料。
故事背景
天然氣在 2021 年美國發電能源占比為 38%,在歐洲地區為 21%。
俄羅斯為天然氣出口大國。2021 年,歐洲民用與工業用燃氣有 40% 來自俄羅斯。
發生了什麼
俄烏戰爭發生以來,俄羅斯出口天然氣的主要管道北溪 1 號,多次以維修施工為藉口,逐步降低天然氣輸出量,並於 2022 年 9 月 3 號宣布無限期斷供。
為降低對俄羅斯石油及天然氣依賴,歐盟設定 2022 年歐洲天然氣儲備須在 10 月 1 日以前達到 80%,2022 年底以前達 85%。
根據 AGSI+ 的資料,截止至 9 月 16 日止,歐洲整體天然氣儲備達 85.3%。
9 月 16 號至 9 月 19 號,天然氣期貨價格下跌了約 8%。
他們怎麼說
高盛分析師報告:「歐洲冬季的能源危機已經解除,未來 6 個月內天然氣價格可能下跌 50%。」
歐洲化工大廠巴斯夫表示:「目前公司正在仔細衡量產業動態,並依據情況針對生產供應鏈進行合適的調整。」
概念股
編輯:Berlin Wu、歐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