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板 x 車用晶片 x GPU 設計
1. 電視面板報價回升,各尺寸平均上漲 1 美元
為什麼重要
面板產業庫存調整情況,除了影響面板廠商獲利能力外,也會影響上游的面板驅動 IC 的拉貨動能。
故事背景
終端需求表現疲軟,面板廠商分別減產,降低稼動率。
日本經濟新聞:面板廠持續調整生產,整個供應鏈累積的庫存逐漸減少。
發生了什麼
11/7 TrendForce:
11 月上旬面板報價,電視面板在需求小幅回升下,11 月延續 10 月漲勢,各尺寸平均上漲 1 美元。
大尺寸 55 吋電視面板上漲 1% 至 82 美元,是 2021 6 月來首度上漲。
小尺寸 32 吋電視面板上漲約 4%,結束連 6 個月下跌。
其中 32 吋至 65 吋全尺寸 11 月有機會調漲 2 美元,75 吋預期持平。
而顯示器面板上,需求仍持續疲弱,隨著控制產能和降低庫存水準,顯示器面板價格跌幅也朝收斂方向移動。
接下來
鉅亨網:隨著電視面板價格回溫,業界也預期,Q4 驅動 IC 價格跌幅可望顯著收斂,並趨於平穩。
他們怎麼說
TrendForce 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由於需求回溫,面板廠近期又有計畫上調稼動率,在稼動率回升下恐怕又會使面板價格受到壓抑,將是未來幾個月關注重點。
天鈺董事長林永杰表示,由於電視景氣修正至少 1 年多,Q4 已看到客戶重新拉貨,低階商品先回溫,看好營收可望持平上季。
概念股
2. 車用晶片主流逐漸轉移至 55 奈米
為什麼重要
車用晶片製程升級將影響 90 奈米節點以下晶圓需求。
故事背景
車用晶片如 MCU、MPU 主力仍在 90 奈米,但由於近年 90 奈米供給緊張,加速供應鏈往更先進製程升級。
發生了什麼
2021 年起,車用晶片 IDM 廠陸續啟動製程升級,從原本 90 奈米製程轉向 65、55 奈米製程生產,預計在 2022 年推出產品並導入未來新車款,量產平時間點可能在 2024-2025 年。。
主流汽車晶片大廠,如英飛凌、恩智浦、瑞薩、德儀、意法、安森美等,為製程轉換的領導廠商,其中部分產能由將轉由台灣代工廠生產,因此未來車用晶片對台廠的依賴度將陸續增加。
一般晶片升級需要 5-7 年的轉換期,因此供應鏈預期 40 奈米車用晶片放量時間應落在 2027 年以後。
他們怎麼說
McKinsey:2030 年以前車用晶片需求平均 CAGR+11%。目前幾乎所有車用晶片都在往 90 奈米以下製程發展,預計 2030 年佔比將達到 67%。
McKinsey:雖然大多數廠商都在積極擴產 90 奈米製程,但未來 5 年供給平均成長率僅 5%,仍處於供不應求,使供應鏈將被迫進行製程升級。
概念股
3. IC 設計降低處理器效能,規避美國晶片禁令
為什麼重要
由於美國半導體限制,NVDIA 表示不能出口高階 AI 晶片到中國,使其損失數億美元。並且此類高階晶片,主要委由台積電代工生產。
故事背景
資料中心依靠像 NVDIA 這類 GPU 來訓練 AI 和處理大量資料。其中美國限制了晶片傳輸速率,高於 600GB/秒以上不能出口中國。
8月 NVIDIA 和 AMD 的先進晶片,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出口管制清單,其中包括 NVIDIA 的資料中心晶片 A100。
10 月彭博社:台積電為遵守美國晶片法規,暫停供貨中國新創壁仞科技。據消息稱,壁仞科技 AI 人工智慧圖形處理器 BR100,效能遠超 NVIDIA 的 A100 晶片。
發生了什麼
NVIDIA 週一表示,A800 GPU 於 Q3 量產,可作為 A100 的替代品,而 A800 是合乎美國禁令的降低規格版本。相較 A100 GPU 晶片,A800 資料傳輸速率為 400 GB/秒,低於 A100 的 600 GB/秒 。
Financial Time:阿里巴巴和壁仞科技,正在調整他們最先進的晶片設計,以降低處理速度來避免美國晶片限制令,因為限制令使他們沒辦法請台積電代工生產。
接下來
CCS Insight 分析師 Wayne Lam:「中國是 NVIDIA 的重要市場,重新配置產品以避免貿易限制具有充分的商業意義,而 A800 代表了資料中心的性能會明顯下降,因為資料中心內部是同時使用數千個晶片來運算。」
Financial Time:晶圓代工廠很難準確判斷處理器的效能。因此台積電開始要求中國客戶,自行申報晶片產量並簽署免責聲明。
概念股
編輯:Berlin Wu、Lisa Chang、歐雅婷